人民日报采访中建澳门崔静宁 我与祖国共奋进


发布日期:2024-12-21
  • 分享至:

12月19日中建澳门本地青年员工崔静宁接受《人民日报》采访,并刊登在《人民日报》澳门回归25周年特刊中的《我与祖国共奋进》栏目上,她在采访中表示:“中建澳门的业务不只是盖房子,更是在做‘民心工程’。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长者公寓等,都为澳门的民生需求提供了硬件支持,我也想为澳门的‘民心工程’出份力。”

1737602473679994.png

1737602511926217.png


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员工崔静宁

为澳门“民心工程”出份力


崔静宁出生在 1999年,这一年的12月,澳门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年出生的澳门孩子常被称为“回️归宝宝”。转眼间,澳门回归祖国已经 25 周年,崔静宁也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小娃娃长成了大姑娘。


因为父母在广州做生意,崔静宁从小就经常往来于广州与澳门,比其他同学更了解祖国内地的发展变化。“报考大学时,我特意选择了北京的高校,希望能更深入地走进内地,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崔静宁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就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我一直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有澳门和内地省份的交流合作。”在内地学习生活的经历,让崔静宁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澳门发展。2018年,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开始申领,崔静宁和其他澳门同学在内地的生活更加便利“无论是乘车、住宿还是网购都更方便了,我体会到国家对我们的关怀。”


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崔静宁来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实习,更加了解关于横琴的政策规划、项目建设等。她发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越建越好,大湾区各城市间的互联互通也越来越紧密,“以前,我的同学、朋友一年到头不怎么去大湾区内地城市,现在他们几乎每周都会往珠海、广外跑,也早已习惯内地常见的点外卖、团购、上网淘东西、使用移动支付等。有不少人甚至已经在横琴置业、工作,亨受琴澳一体化的便利。”


如今,崔静宁在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工作。在她看来,所在公司的业务不只是盖房子,更是在做“民心工程”。“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长者公寓等,都为澳门的民生需求提供了硬件支持,我也想为澳门的‘民心工程’出份力。”崔静宁说。


说起身边的变化,崔静宁举了一个小例子,“25年来,我家一直住在澳门官也街附近。这里过去萧条冷清如今却成了热门景点,是美食汇集艺术元素丰富的网红打卡地。我想这就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一个体现,也是澳门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富足的一个缩影。


今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12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澳门。中建澳门本地青年员工崔静宁有幸到机场参与迎接活动。


1737602557920100.jpg


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习近平主席寄语澳门青年:“青年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是建设澳门、建设国家的有生力量。”


40多年来,中建澳门根植澳门,致力于培养本地青年人才,积极协助澳门青年规划职业生涯,推动本地青年员工观看爱国电影,参与国家安全教育展,组织各项义工活动服务社会等,培养本地青年爱国爱澳的精神。未来,中建澳门也将继续不忘初心,服务澳门社会,激发青年奋进活力。



责编:崔静宁

校对:杨磊 张松

审核:沈程

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

媒体来源:人民日报 柴逸扉




 
浏览次数:100

回最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