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厂到教室丨珠海首个混凝土MiC项目顺利首吊


发布日期:2025-04-11
  • 分享至:

4月9日,珠海高新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港湾新城配套学校)项目,顺利完成首件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块化集成建筑模块单元吊装。该项目由珠海高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珠海市首个采用MiC技术建造的模块化学校,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创新实践范例。


科技赋能 打造模块化建造“珠海标准” 


项目创新应用中建海龙科技研发的C-MiC混凝土模块化建造技术体系,实现三大核心突破:    


1.工业化精密制造: 129个预制混凝土模块单元在工厂完成90%以上水电管线预埋及精装修施工,通过标准化设计、智能化生产实现建筑构件“产品级”精度控制; 

2.双重安全保障:采用“水平PK板+竖向灌浆套筒”双保险连接体系,经广东省新型结构体系专项认证,确保建筑整体抗震性能与结构安全;  

3.工期效率跃升:较传统现浇模式施工效率提升30%,整体工期缩短1/3,项目计划于2025年7月竣工交付,较常规建设周期提前4个月。  


1747731037341248.jpg


绿色转型 树立低碳建造行业标杆


项目践行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三大举措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1.环保效能倍增:工厂化预制减少75%现场建筑垃圾,模块化运输降低40%碳排放,施工现场噪音污染下降60%;  

2.智慧管理升级:依托C-Smart智慧工地平台,对模块生产、运输、吊装实施全过程数字化监控,累计生成342组质量溯源数据,关键节点验收合格率达100%; 

3.资源集约利用:总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的校园建成后可提供48间现代化智慧教室,满足2160个学位需求,精准破解高新区义务教育学位供给难题。  


1747731122479047.jpg


民生示范 谱写建筑工业化新篇章


作为珠海市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具有三重示范意义:  


1.技术创新示范:首次将混凝土MiC新型结构体系应用于珠海市公共建筑,为类似项目的行业技术标准制定提供了实践依据;  

2.民生保障示范:通过“快速建造”模式压缩学校建设周期,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加速落地;  

3.产业升级示范:实现设计、生产、施工全产业链协同,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经验。  


1747731163490374.png


目前,项目已进入百日攻坚阶段,MiC模块安装及预制柱施工正有序推进,计划于2025年7月竣工交付。未来,中建澳门将坚定践行集团“科技+”战略,实现更多项目落地,打造标杆性示范项目,为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珠海样板”。


1747731232387341.png


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中建投资珠海公司




 
浏览次数:16

回最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