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也是世界觀察“一國兩制”偉大創舉的窗口。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開啓了歷史發展的新紀元。回️歸25年來,澳門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民生幸福。
金蓮花廣場
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澳門發展,十分關心澳門同胞的福祉,表達出對於澳門繼續與祖國內地同進步、共發展的深切期待。
牢記總書記指示,中央企業將自身發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紮根澳門、建設澳門、服務澳門,推動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影響力顯著提升。
築基富足:經濟繁榮同發展
基礎設施的完善是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對於澳門這座建在海上的城市,橋至關重要,它暢通着這片蓮花寶地的經濟血脈,無限活力、勃勃生機通過橋樑湧動、流轉。
今年10月1日,由中國鐵建承建,中國中鐵、中交集團等單位參建的澳門首條雙向八車道跨海大橋——澳門大橋正式通車。該橋建成通車後,提高了港珠澳口岸人工島、澳門半島與氹仔和路環之間的通行能力。
澳門大橋
把時間指針撥回25年前。為迎接澳門迴歸,連接澳門和珠海橫琴的蓮花大橋設計興建,並於1999年成功落成,將這片蓮花寶地與祖國連成一體。25年來,西灣大橋、港珠澳大橋相繼貫通,成為粵港澳三地融合的超級“連接器”。
港珠澳大橋
12月2日,澳門輕軌橫琴線項目正式開通運營,為實現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路通帶動了人員流動加速。南光集團所屬澳巴公司能夠提供58條營運巴士線路服務,佔澳門營運線路63.33%,是唯一全天24小時提供服務的巴士公司。今年1月至10月,南光澳巴累計載客量超過9890萬人次,日均載客量約33萬人次,已成為保障澳門居民日常出行和服務訪澳遊客觀光旅遊的中堅力量。
澳巴
中國電信承建澳門公共巴士管理系統、巴士報站系統、視障助乘巴士報站系統、出行系統等系列出行信息化服務,滿足了澳門市民對生活智能化的嚮往。
物暢其流。澳門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是國際貿易和物流的重要樞紐。中央企業正在助力完善澳門貨運物流體系。12月9日,由中國遠洋海運所屬單位參與的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項目動工在即,充分發揮中國遠洋海運全球數字化供應鏈優勢,提升澳門國際機場的貨運吞吐能力。
2023年人均GDP6.9萬美元,世界第九、亞洲第三。沉甸甸的數據背後,是在中央堅強領導下,澳門加快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逐步產業結構優化,明確了“1+4”產業發展方向,對綜合旅遊休閒業、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業、高新技術產業及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產業作出細化規劃和部署。中央企業加快融入並深度布局澳門產業發展體系。
澳門旅遊塔
2024年7月起,南光澳中旅正式啓動非中國籍澳門永久性居民申請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非中國籍)受理業務,有力保障了國家重大出入境政策順利實施。
聖地亞哥古堡酒店,是由中國五礦在澳門承建的一座17世紀的舊城堡改建而成的五星級酒店,完整地保留了葡萄牙古堡建築風格。中國鐵建承建的地標建築——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以意大利威尼斯水鄉及著名雕像為建築特色,是亞洲唯一集龐大設施、旅遊熱點和各種優良設備於一體的旗艦級建築。
聖地亞哥古堡酒店
中國建築承建的澳門離島醫療綜合體(現名澳門協和醫院)是澳門迴歸後特區政府興建的第一座大型公立綜合醫院。中國中檢澳門公司致力於為澳門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務,為澳門整體公共衞生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大健康產業涵蓋多個細分領域,醫療、醫藥、養老、保健……發展大健康產業不僅需要基礎設施的建設,更需要人才培養。
今年7月,國藥集團旗下中國生物、中藥控股與澳門大學建立聯合實驗室,在生物醫藥科技創新、中成藥及健康產品研發、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合作,共同助力生命健康產業的創新發展。
大灣區的龐大市場和金融需求、政策支持,是澳門發展金融業的重要區位優勢。
南光集團抓住市場機遇,大力發展金融業務。2023年,首筆“深合債”經MOX一站式在澳門、盧森堡兩地上市,創造了三個“首次”,即首筆落地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債券,首筆以人民幣計價的澳門和盧森堡兩地上市的非金融類企業債券,首筆利用中、英、葡三語向市場宣佈交易、簿記和定價的澳門債券。
近些年,澳門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產業蓬勃發展。2024年首季澳門舉辦會展活動307項,較去年同期的234項上升31.2%。中國(澳門)國際高品質消費博覽會暨橫琴世界灣區論壇、“濠江盛匯”汽車、遊艇、公務航空系列展會等多箇中央企業直接或間接籌辦的展會,為中國企業“出海”和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融入大灣區經濟提供更多機遇。
安康民生:安全穩定強保障
澳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底氣,體現在能源安全、民生保障、應急搶險等諸多領域來自祖國母親的可靠支撐。
中國能建深度參與粵澳聯網第三通道建設,創下多項電力工程建設之最。該工程採用1012米超長距離直線頂管,深入海底28米,頂管長度和施工難度在廣東省電力工程建設史上均屬首次。2022年,粵澳聯網第三通道投運。南光集團不斷加大天然氣在澳管網建設和推廣應用力度,實現澳門天然氣主管網全域貫通,打造“粵澳天然氣管網三通道”互聯互通的供氣格局。
對澳輸電第三通道
澳門屠宰場是澳門唯一的合法牲畜屠宰場所,由中國建築參股投資及負責承建。25年來,該屠宰場長期為澳門居民提供乾淨衞生的鮮豬肉、鮮牛肉,成為澳門保障重要民生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澳門主要的綜合性物流企業和供澳民生鮮活、冷鏈食品供應商,南光長期高質量保障澳門大米、凍肉、鮮活食品的穩定供應。
民生保障不僅需要在“量”上的供應充足,也需要在產品種類和質量上的提升。
中國旅遊集團cdf澳門上葡京店於2021年12月盛大開業,店內匯聚180+世界知名的時尚品牌,包括香化、珠寶、腕錶、精品、百貨、酒水6大品類,共計235個品牌、1.3萬個商品,為澳門市民和遊客提供多樣化選擇。
南光物流為滿足澳門市民“吃雞要吃鮮”的需求,2024年初成功打通“生鮮雞”供澳“綠色渠道”,持續為澳門市民帶來新鮮食材。
“生鮮雞”供澳“綠色渠道”
在極端天氣和地質災害的緊急時刻,中央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為澳門營造了堅實的安全屏障。
面對超強颱風“天鴿”和“山竹”,中國建築澳門公司第一時間向特區政府捐助了大量救災器械,出動1000人次義工,參與颱風搶險救災。中交集團澳門振華公司為救災提供飲用水等緊缺物資,組織150餘人深入街區,協助特區政府開展道路清障工作。
12月6日,中國船舶旗下廣州公司承接七〇一所下屬武漢船舶設計研究院設計桂江造船建造的澳門海關中型消防救援船“R-2”號下水,成為應對澳門水域及近岸地區突發火險的有力裝備,有效提高突發事件的救援效率。
中型消防救援船“R-2”號
美美與共:人文相親共繁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澳門作為中西文化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傳承嶺南色彩的中華文化,融匯歐陸風情,藴含獨特魅力。
促進人文繁榮,就要發展傳承好澳門特色文化。南光集團聯合推出澳門連續劇《灣區兒女》《青春之城》、沉浸式戲劇《鄭家夜宴》等影視演藝類作品,促進澳門文藝事業發展。其中,《灣區兒女》獲得中宣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電視類優秀作品獎。
《灣區兒女》
11月16日,慶祝澳門迴歸祖國25週年文藝演出“心手相蓮,樂韻澳門”在澳門圓滿落幕。中國旅遊集團旗下博朗康文公司精心準備錄製場地、高效辦理活動報批手續、參與演藝人員邀約事務,圓滿完成活動保障任務,於視覺和聽覺的華麗盛宴中,將澳門文化的獨特魅力盡情展現給觀眾。
加強人員往來溝通,是促進交流發展的有效路徑。中國電信澳門公司與澳門中華教育會簽署戰略合作,面向澳門33所中學啓動“未來之星”成長計劃,旨在推動本地未來科技人才培育。中交集團所屬中國港灣多次組織青年員工前往澳門長者綜合服務中心進行公益活動,組織員工看望澳門獨居老人,送上溫暖和關懷。
“未來之星”成長計劃
“今天,我們參觀了煤炭開採現場,瞭解了內蒙古所發展的科技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看到祖國現在的發展和建設趨勢,讓我們可以規劃好未來的道路、建設更美好的家園。”來自澳門的歐錦鈞感慨道。這是清華大學“行讀中國”港澳台學生國情認知實踐支隊一行在國家能源集團準能集團參觀時的心聲。實踐支隊一行先後到準能露天印象展覽館、黑岱溝露天煤礦觀禮台、設備維修中心工業廣場、黨員教育實踐基地、生物多樣性公園等地進行實地觀摩。
今年3月25日,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澳門工程顧問商會一行到中國中鐵隧道局盾構製造廠、深江鐵路項目參觀交流,對內地近年來的建築市場、施工技術及工程裝備製造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進行深入瞭解。
2024粵港澳公路自行車賽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公路自行車測試賽於11月24日在珠海、香港、澳門三地舉行。南光物流受組委會委托負責粵港澳三地通關服務,給予人員和車輛快速通關便利,實現人、車、物“零延時、零接觸、零等待”的無感智慧通關。
2024粵港澳公路自行車賽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公路自行車測試賽
11月2日,由保利文化與美高梅聯合打造的保利美高梅博物館在澳門正式開館運營,首展“藍色飄帶——探索神秘海域 邂逅絲路遺珍”同步向公眾開放。展覽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以海洋考古為線索,展出文物及藝術品184組、228件,帶領觀眾一起探索海上絲綢之路的過去、當下和未來。
保利美高梅博物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七子之歌》猶在耳畔,中央企業將接續奮鬥,為澳門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央企力量。
———— / END / ————
內容來源丨各中央媒體 各中央企業 國資小新